現代企業隨著信息化程度的越來越高,其使用的核心信息化設備也越來越多。如何保障這些設備的安全,使得這些設備高效、穩定的發揮其功能,是一個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問題。為了保障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行,建立一個專業的適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信息化機房是十分必要的。
1、大型企業機房建設概述
在一個企業,尤其是在大型企業中,各類財務、銷售及生產數據關系到企業的生產決策及遠景規劃。而保持并傳遞這些數據的信息系統可是說是企業神經中樞。這套系統的穩定、可靠的運行要依靠嚴格的機房環境條件,即機房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噪聲、承重、震動、電磁屏蔽、接地、防雷、防靜電、安保、不間斷電源、防火、防水等條件以及精確完善的控制。因此,為信息系統建立一個穩定運行的機房,是十分重要的。
2、大型企業機房建設設計原則
為保障機房能夠穩定、高效的運行,在對機房進行設計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 安全性及可靠性:
機房的安全可靠運行無疑時機房建設的頭等目標,安全可靠的因素包括了防火、防水、放雷擊、防靜電、防電磁泄漏、進出人員控制、防靜電和供電安全等諸多方面,機房的設計及選材必須要保障以上各環節的安全可靠。在建設的選材上,機房內部應盡量避免使用木質及其他易燃材料作為主要裝修材料。一般上來講,選用的材料經常有鋼制防靜電地板、鋁合金類吊頂和以輕鋼龍骨為基礎的鋁塑墻面。這些材料除有了防火作用之外,還可以通過等勢線纜的將機房包裹成一個等勢六面體,有效地防止電磁泄漏造成的干擾。機房內一般來說不應有暖氣管道、水管道等其他管線,以防止意外的發生,機房地面應在空調下方或其他有可能發生漏水處設立防水堰及排水通道。電源系統是為機房提供動力支持的重要系統。為機房設計的電源必須加裝防雷保護,核心設備使用的插座應當是專用的防雷插座。重要機房的電源系統至少應設計主用、備用、應急三套系統,以保證信息機房的供電安全。機房的防火設備最好選用氣體型的滅火劑,這類滅火劑對設備的損害是最小的。但是氣體型的滅火劑一般來說對人體有危害,因此,在使用氣體滅火設備時,其報警控制系統一定要完善,最好做到本地和遠程控制,最大程度上在避免火災損失的同時,防止人員中毒窒息等事故的發生。機房在土建設計時應盡量使其成為一個封閉性較好的空間,以防止灰塵以及外界未經溫度和濕度控制的空氣流入機房。有的機房設備較為集中,在進行機房布局設計中,應當考慮樓體的承重。
尤其是有的大型設備 (如電力設備),其本身自重較大,在設計這一類設備的布局時如有必要,應對樓體進行加固改造以保證安全。
2) 科學系統性:
現代化的信息機房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計算機等設備擺放的場所,而是由建筑裝飾、系統動力供配電系統、監控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空調系統、新風系統、消防系統、安保系統等多個系統組成的綜合型系統工程,而且各系統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有密切關聯的。為了保障信息設備的穩定、可靠、安全運行,一定要綜合考慮機房各專業系統間運行的系統性。機房在建設之初就應當有一個合理的布局規劃,一般來說,為了便于管理,不同的設備應在不同的區域擺放,如有配電等設備,應當將其放置于一個單獨的區域,以減少配電設備對信息設備的電磁干擾。
空調設備應當根據送風方式及制冷量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擺放方式,盡量使其形成循環風,提高空調的使用效率。新風系統與空調系統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空調系統在設計時,其制冷量和加濕能力與新風系統的新風量有很大的關聯,一般機房的新風量應為每小時 3~5 次的換氣量與每人每小時 40~50 立方米之和。而且機房的新風設備應當具備溫濕度調節、防塵等功能,F在的新風機進風與出風管道之間一般能夠進行一定的熱交換,以降低對空調的依賴。機房內的布線通常有上走線方式和下走線方式:上走線方式使用固定的懸空橋架走線,線纜通常一次性敷設到位,很少改動,常見于營業性的服務提供商,這種布線方式一次線纜投入較大,在機柜中的設備經常改動時可使用此類布線方式;下走線方式是指線纜在高架地板下方敷設,線纜敷設時需穿管保護,這種布線方式所需線纜較少,一般是隨著設備的增加或改變進行敷設,這種布線方式一次投入視設備數量狀況而定,一般在設備比較固定改動不多時可使用此類布線方式。機房的監控系統不是單指的安放類監控,而是包括環境監控、設備運行監控、意外事故報警等全方位的監控系統。特別在信息系統日益增大的今天,完善的監控系統使得用限的人力資源全方位監管整個信息網絡系統成為可能。一套好的監控系統可以讓系統管理人員全方位的、方便的了解到系統的狀態,了解正在發生的事件,并對簡單的故障做出處理。
3) 成熟性及實用性:
機房內設計使用的設施應盡量選擇技術成熟的設備,新銳的設備設施固然在性能功能上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其使用時間不長,一般都存在一定的風險。這與機房設計的穩定、安全的原則相悖,所以一般沒有特殊情況的需求下,應盡量采用在工程實踐中得到了成熟應用的設備設施。
4) 標準性、可靠性和可擴充性:
信息機房的設計和施工首先要體現的就是其標準型,即要嚴格按照國家現有的規范、標準來進行綜合設計。最基本應遵守的系統設計規范有: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等一系列相關設備的設計規范。所選用的場地、設備、設施等都應符合標準,以保證機房全年每天 24小時連續穩定的工作。所使用的設備都應具有全天候 24 小時不間斷運轉的穩定性,提高機房設計整體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機房的設計不應僅僅對當前所有的設備設施進行規劃,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得系統整體能夠進行方便的升級與擴容,便于系統進一步開發以及適應未來一定時期內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
結束語
機房的設計涉及到通信、電力、空調、建筑等多專業領域的知識,我們在進行機房設計時應當在保障機房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對機房所使用的設備設施進行最優設計,使其以最小的設備、人力投入,得到最大的系統效果。